本报告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建设项目由来
目前,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法定规划为《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2020 年),该规划提出保留已建的接引殿——金顶索道。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新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送审稿已经完成法定公示,已由乐山市政府转报省政府。本次金顶索道改造提升项目已纳入该新总规规划,根据新总规第四章第十二条第二点,规划“改造提升金顶客运索道、金顶客运 2 号索道(原金顶货运索道);新建核桃坝索道(核桃坝至万佛顶);对上版总规已规划但未实施的清音猴区索道和洗象池索道,进行选址和线路优化论证后建设”。
2018 年 11 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编制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金顶索道提升及选址论证专题报告》取得《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金顶索道改造提升及选址论证专题报告的批复》(川建景园发〔2018〕1071 号)。项目选址论证取得批复后,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该批复要求开展项目工作的准备,对索道设施设备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对索道选址方案进行了再次优化。
2022 年 5 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上述选址论证基础上补充论证了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金顶索道改造提升项目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报四川省林草局审批。
截至目前,由于客观环境影响,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旅游淡季,抓紧时间继续项目的开展,于 2022 年 3 月,委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金顶索道改造提升项目方案设计》(以下简称“方案设计”),乐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和峨眉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分别经会议议定后,原则同意该方案设计。
2、政策背景
旅游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是国家着力推动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旅游业也被视为国家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绿色产业、窗口产业、民生产业。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成果要为百姓共享,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5 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乐山市“十四五”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25)》指出:突出峨眉武术系统产业化发展,以大峨眉山地系列户外运动赛事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体育旅游、徒步穿越、低空飞行、户外运动等体育运动,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
四川省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于 2017 年 1 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6〕55号),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把提升入境游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促进旅游业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全面形成“五大旅游区域、十大旅游目的地、十大旅游精品线路”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3、建设内容和规模
金顶现有一条专用客运索道(在用),一条客货两用索道(在用)以及一条废弃的货运索道(停用),本次改建方案是将现有客货两用索道的客运和货运功能进行分离改造,把客运功能另选址在往复式客运索道旁,利用原废弃货运的机房和廊道进行改建,改建后的索道下站与往复式客运索道共享候车空间,集约使用土地。客运功能分离后,现有的客货两用索道经局部改造后,作为专用货运索道,原址及站房保持不变。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索道上站、索道下站和 8 座索道支架,其中有 2 座支架在索道下站占地范围内,不重复占地。索道线路充分利用现状已废弃的货运索道线路,索道线路水平距离约 962m。
上站位于峨眉山金顶大酒店(卧云楼)与其西南侧管理用房之间的废弃货运索道上站处,地形标高 3017m,上站净用地面积 1434.60㎡;下站紧邻往复式客运索道下站,位于现状废弃货运索道的下站,地形标高 2538m,下站净用地面积为 4773.09 ㎡。
项目上站总建筑面积为 1493.68 ㎡,下站总建筑面积为 8354.37㎡(新建索道站房 5849.19 ㎡,原有往复式索道站房 2505.18 ㎡)。1.2.5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景区。具体建设位置位于峨眉山景区金顶景区东侧接引殿至金顶区段内。
4、需求分析
3.1现状索道设备安全隐患大
金顶现有一条往复式专用客运索道,于 2006 年改造,设计运力1200 人/小时,已连续运营 16 年,索道电气及机械设备经常出故障;一条循环式客货两用索道,设计运力 1250 人/小时,2012 年做了局部改造,其中四根支架已运行 20 年,由于支架建设时间较久,加上接引殿区域常年低温、潮湿环境,导致支架锈蚀较严重,支架摆动幅度较大,抗风能力弱,存在较大技术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金顶客货两用索道在旅游高峰期用于客运,早晚运送金顶生活物资,每天少则 10余吨,多则 40—50 吨,索道客货混运,游客身体健康、旅游安全隐患大。
金顶往复式索道设备现状图
3.2 现状索道运量小
峨眉山景区是国内名山中唯一一个只有一条独路上下山顶的景区,而金顶索道两条索道每小时设计运力共 2450 人,实际每小时运力仅为 2000 人。金顶景区游览人数占整个峨眉山风景区游览人数的90%,由接引殿乘坐金顶索道上金顶的游客量占金顶景区游览人数的80%以上。同时,由于山岳型景区的特点,旅游旺季和游览时间段的集中更加剧了游客拥堵和滞留,索道的运力已经成为景区管理服务质量的最大短板。
根据《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随着景区万佛顶景区的开放和南面出口的打造,规划景区接待游客日极限容量将达到 11.3 万人,日游客容量 4.52 万人,其中,金顶景区日游客容量3.1 万人,万佛顶景区日游客容量 0.95 万人。实现客货分离,建设专用客运索道,大幅度提升运力以实现游客快上快下,是解决峨眉山金顶景区索道运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3.3 游客旅游安全风险大
金顶索道上下站区域狭窄且人流混乱,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在下站区域,金顶往复式客运索道和客货两用索道相距约 400 米,且接引殿位于二者之间,往复式客运索道下站站房售票处、候车区与出站口交叉,客货两用索道的流线与下站车流、索道售票处、往复式索道的交通流线也存在交叉,客流行进与组织比较混乱,加剧了人流拥堵的状况,游客安全风险很大将客运功能集中布局,共享候车空间,明晰游客动线和车流线,消除安全隐患,是景区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游览服务的必然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金顶索道进行改造,重新科学安排索道站房,并且理清索道上、下站游客流线,解决目前接引殿区域交通组织混乱的现象,排除客流拥堵和安全隐患,有利于对风景资源的保护,提升旅游安全和游赏体验度。
3.4 项目建设是峨眉山景区“北上南下”交通大环线重要节点
为推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完善公路、步道、索道“三位一体”旅游交通体系,促进优质生态、景区景点、古镇村落等资源串珠成链、整体开发,重塑全域旅游新体验新链路,峨眉山市正在着力构建峨眉山景区“北上南下”交通大环线,金顶索道改造提升工程作为峨眉山景区“北上南下”交通大环线的重要节点工程,项目建设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1 提升运力,缓解游客拥堵,提升游览体验度
峨眉山风景区现状金顶索道已经难以承担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时期的游客输送任务,五一、国庆黄金周金顶索道排队时间过长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随着未来区域高铁、高速公路的不断完善,峨眉山的交通可达性提高,加上风景区内部游线整体更加趋于合理和完善,风景区将迎来游客量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旅游人数的增多也将给现有金顶索道的运力带来更大的考验,既阻碍旅游交通,也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金顶索道是通往峨眉山最具标志性、最重要的游览目的地,是重要的登山快捷交通工具,也是目前风景区选择乘坐人数最多的索道线路,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以保障游览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金顶索道改造将更有效地提升索道运力,有利于中山及高山区人流快速疏导,疏解金顶上下拥堵状况,提升旅游安全和游客的游赏体验度。
此外,在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完善了金顶—千佛顶—万佛顶步游道,增设观景平台、栈桥等,并重新启用金顶轨道交通,丰富游客观景体验,完善游赏组织,形成金顶游览大环线格局。
因此,伴随规划对金顶的扩容,为了更好地缓解金顶游客集中的交通压力,提升现状金顶索道运力是十分必要的。
5.2 实现客货分流,保证索道运营的安全、高效、可靠性
在现状运营的两条金顶索道中,金顶客货两用索道作为平时货用、旅游高峰期间客用的索道,为金顶往复式客运索道分担和疏解了部分客流功能。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金顶索道运输游客和物资的需求问题。
因此,对金顶客货两用索道实施改造提升,能够真正使得人货分流,理清功能:承担客运功能的索道完善外观设计、运行速度、内部卫生等影响游客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方面,杜绝游客与大型货物同乘,避免影响游览体验;承担货运功能的索道则重点解决运输效率问题,保障金顶现有旅游接待和日常管理工作所需物资能够持续、可靠地供应。金顶客货两用索道改造将会有效地保证索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高效、可靠性。
5.3 理清上、下站游客流线,完善游览线路组织
游览线路组织不当往往是造成局部区域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金顶景区作为目前峨眉山全山游赏的尽端,节假日面临着巨大的交通瓶颈压力,等候搭乘索道的游客常常在站房外排起数百米的长队。由于目前客运索道下站空间相对狭窄,且往复式客运索道与客货两用索道的交通流线存在交叉,交通组织混乱,进行客流疏导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因此,金顶索道的改造应重新科学安排索道站房,并且理清索道上、下站游客流线,解决目前接引殿区域交通组织混乱的现象,排除客流拥堵和安全隐患,有利于对风景资源的保护,提升游客游览的舒适度,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综合旅游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缓解金顶游客集中的交通压力的需要;是使得索道人货分流,理清功能以有效地保证索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高效、可靠性的需要;是完善峨眉山旅游服务功能的需要。所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因此,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5、投资估算及建设期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35069.94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建设费用 28851.97 万元,占总投资估算的 82.27%;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620.20万元,占总投资估算的 10.32%;第三部分预备费用 2597.77 万元,占总投资估算的 7.41%。
本项目计划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11 月实施工程施工建设,2024年 12 月,竣工验收并开展试运营。
来源: 深圳建星 峨眉山 思瀚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 项目概要......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摘要......5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0
2.1. 建设背景......10
2.2. 需求分析......13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
第三章 建设场地与建设条件 ......19
3.1. 场址概况......19
3.2 项目建设条件......30
3.3 项目施工条件......36
3.4 场址结论 ......37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8
4.1 土地规模 ......38
4.2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8
第五章 建设方案 ......42
5.1 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42
5.2 总体方案......44
5.3 站房设计......47
5.4 索道线路......67
5.5 供电设施改造......7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76
6.1 项目区域环境现状......76
6.2 项目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83
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4
6.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6
6.5 特殊环境影响......90
6.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0
第七章 节能分析与评价......101
7.1 设计依据......101
7.2 项目综合能耗......102
7.3 节能措施......104
7.4 节能效果分析......108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109
8.1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109
8.2 安全措施方案......109
8.3 卫生措施......111
8.4 安全措施......112
8.5 消防设施......113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 ......115
9.1 建设管理机构......115
9.2 项目建设管理......116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120
10.1 进度计划编制依据......120
10.2 工程进度安排......120
10.3 工程进度计划......120
10.4 项目实施进度表(横道图)......122
第十一章 招投标管理 ......123
11.1 招投标管理......123
11.2 项目招标范围......123
11.3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123
11.4 项目招标方式......123
11.5 招标方案......124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5
12.1 估算依据......125
12.2 投资估算......127
12.3 资金筹措方案......127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140
13.1 评价依据......140
13.2 经营收入估算......141
13.3 经营成本估算......142
13.4 财务评价指标......143
13.5 敏感性分析......143
13.6 财务评价结论......144
13.7 行业影响分析......149
13.9 区域影响分析......151
13.8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152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153
14.1 社会评价......153
14.2 社会风险分析......154
14.3 社会评价结论......158
第十五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59
15.1 社会稳定风险定义......159
15.2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和判断......159
15.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164
15.4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175
15.5 评估结论......175
第十六章 结论......176
16.1. 可行性研究结论......176
16.2. 可行性研究建议......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