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回收活动指回收个人消费者或商户用户的手机。
2010年之前,中国手机回收的参与者主要为区域经销商及回收商等传统线下商户。于2010年至2017年,越来越多的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成立,引领手机回收行业进入互联网化阶段。2017年后,在线回收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发展迅速,专注于投资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建立自有的自动化评估、检验、定价和支付系统,有助建立中国手机回收市场的质量及定价基准。手机回收方案可分为两大类,即以旧换新及閒置回收。个人消费者或商户用户通常取得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或商户给出的估价,然后根据估价及购买新手机的需求才决定是否採取以旧换新或閒置回收。
就以旧换新而言,个人消费者或商户用户一般向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或商户回收二手手机,继而补贴购买新移动装置。领先的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一般选择与电子商务或其他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消费电子品牌商、手机经销商及移动网络运营商建立业务合作关係以提供新设备,而客户将获得优惠券或折扣用于购买新设备。以旧换新不仅有助商业伙伴推动新设备的销售,亦可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并帮助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扩大回收手机的来源。
就闲置回收而言,个人消费者或商户用户在没有购买新设备下回收设备以换取现金或环境奖励积分。价格通常由定价系统根据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累计的数据池自动釐定或以人手釐定,消费者可以决定是否出售还是等待新买家。手机的回收价格由设备状况、品牌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决定。以旧换新通常受促销优惠影响,而閒置回收则奠基于设备的剩馀价值。销售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驱动,并受需求和竞争所影响。
价值链
手机回收市场的上游是指二手手机的来源,包括个人消费者及商户用户。个人消费者为主要来源,使二手手机的供应高度分散。手机通过回收渠道流向市场的中游,其中主要包括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消费电子品牌商、手机经销商(包括综合零售商)及移动网络运营商。
消费电子品牌商、手机经销商及移动网络运营商等回收渠道亦是客户选择二手手机以旧换新的典型渠道。市场的中游包括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回收商及手机经销商。回收商及手机商户是指拟回收或转售手机以获取利润的实体,其通常在线下渠道运作。
回收在线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通常经营全渠道回收业务,其有先进的专有技术能力,如评估、检测、定价、数据删除及其他增值服务。市场下游包括个人消费者、商户买家及拆解商。个人消费者购买设备自用。
商户买家购买设备转售及分销,当中包括批发商及零售商。其中,批发商主要购买成色较差的二手设备。零售商主要购买成色较好、可能有小瑕疵的设备,并一般会在购买后直接转售。拆解商会处理被认为有缺陷或使用价值较低的回收设备。
中国手机回收的交易额
手机回收的交易额计及从个人消费者或商户用户回收的二手手机的交易额。就以旧换新的回收手机交易额而言,于中国的市场由2020年的人民币61亿元迅速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94亿元,複合年增长率约33.5%,且预计进一步增至2029年约人民币702亿元。
二手手机在中国市场通常供不应求,估计于预测期内将维持不变。与市场上的卖家相比,二手手机的买家一般并不短缺,平均存货周转期约为10至15天。于2024年,消费者销售端的二手手机市场规模达人民币947亿元,高于回收端的市场规模,反映二手手机需求庞大。此外,二手手机的平均回收价格在过去五年稳步上涨,于2020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4.4%,进一步显示市场需求强劲。
就閒置回收的回收手机交易额而言,统计数字由2020年约人民币238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595亿元,且预计进一步增至2029年约人民币1,415亿元。
以旧换新下的手机回收交易额
以交易额的渠道明细划分,线下渠道仍然是以旧换新的手机回收主要渠道,2024年佔总市场规模约75%。线下金额由2020年约人民币50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46亿元,複合年增长率约30.7%。未来,随著通过线下渠道以旧换新的手机回收量趋势不断增加,市场有望保持上升势头,至2029年将达到约人民币515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约28.1%。
从通过线下以旧换新的手机回收交易额来看,于2024年,消费电子品牌商及手机经销商(包括综合零售商)是主要渠道,分别佔约42.3%及37.2%。其他渠道包括由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运营的线下专柜或门店,约佔总市场的10.4%。
鉴于消费电子品牌商渠道、移动网络运营商及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经营的线下专柜或门店快速发展,预计至2029年,消费电子品牌商、手机经销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及其他渠道的市场份额将分别约为48.0%、26.9%、13.7%及11.4%。移动网络运营商正在与二手消费电子服务提供商及手机经销商合作提供以旧换新,因此预计其市场份额在预测期内将进一步增加。
市场进入壁垒
回收渠道壁垒。领先的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已建立全渠道回收网络,拥有丰富货源及庞大用户群。在线下渠道,现有回收服务提供商选择与消费电子品牌商联合经营线下门店,为客户提供以旧换新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加速新机销售及营销,亦有利回收服务提供商扩大货源。在线上渠道,服务提供商选择与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係,以利用其在线流量获取潜在客户。然而,新进入者很难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回收业务并获得可持续货源。
履约及服务壁垒。由于二手移动装置价格高昂的特点,客户对价格更为敏感,并关注电子产品的真伪。现有的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通常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评估、检验、定价、数据删除及其他服务。彼等已建立成熟的评估指标,为用户制作客观的评价报告。成熟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解决客户的潜在顾虑,帮助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打造市场品牌价值。对于新进入市场者而言,短期内难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品牌及信任壁垒。由于传统手机回收市场缺乏信息透明度,虚假描述、虚高价格、假冒产品、缺乏售后服务等用户投诉会对服务提供商造成不利影响。服务提供商为所售商品提供详细的检验报告及质量保证,将可确保订单履约稳定及高产品周转率。新进入市场者必须找出解决方案,增强服务提供商的能力,提高信息透明度及建立信任,从而以不断吸引、联繫及保留活跃客户。
市场驱动力
新消费电子产品大量供应。二手手机的供需均会推动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中国拥有全球最多人口,对新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庞大,为转售二手货品创造潜在供应。消费电子品牌每年推出1至2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再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将因持续发展经济而上升,而消费者倾向更频密地更换电子产品,支持了二手消费电子货品的供应。例如,3C产品当中,预计新手机出货量由2024年的300.6百万台增至2029年的350.1百万台,複合年增长率为3.1%,而可供转售或回收的二手或閒置手机按货量计估计于2029年前为1,048.8百万台,考虑到5G技术商业化及改良电信装置,预计3C产品数据于2029年前为1,544.7百万台。
消费电子产品的供需对回收服务提供商至关重要。没有充足供应,则不能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亦难以保持增长。新手机的推出鼓励了消费者以旧换新或出售旧款手机,从而推动手机回收市场的发展,并因而增加了手机回收市场的供应。
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日益改善。由于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市场日渐成熟,业内公司一直致力为用户提供透明、多样化及全面的增值服务。买家与卖家之间的沟通渠道更为便捷及直接。领先的回收服务提供商正大力投资建立装备专有技术的操作中心,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协助进行评估过程。当二手消费电子产品被回收,该等装置会进行全面测试及评估质量保证。
于採购过程中,业内公司会提供价格保护、产品保用以及个人售后消费者服务等增值服务,以吸引消费者。具体而言,回收服务提供商可在消费者提交订单后一段时间(约10天)内向消费者提供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保证价格服务。此外,回收服务提供商可就二手电子产品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及一年保修服务。同时,手机回收行业公司也将受益于市场逐步成熟,这可带动销量及收入不断增加。
有利的政府政策支持。政府一直推动消费品的设备升级和以旧换新措施。于2024年3月,国务院发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完善二手产品和设备的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的流通和交易,进一步为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府也一直鼓励发展绿色及循环经济。中国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双碳目标”,即旨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展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继续可持续、绿化及回收经济发展的决心与目标。该等政策预期通过建立促进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监管框架、提升可持续性及市场机会而推动手机回收提供商的发展。
二手手机的消费行为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渐转向理性购买,购买全新手机不再必然重要,因为新手机价格高昂,而技术上并无重大突破,使无法负担新手机的消费者转而寻求平价二手手机作为替代品。同时,升级需求带动新手机出货量及销售回升,支持二手手机市场活动。此外,环保意识日益增加以及履行社会责任,人们考虑购买二手手机的接纳程度变得更高,从而为发展绿化及回收经济作出贡献。于2024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手机回收率(即一段时期内回收的手机交易量佔新手机销量的比例)约为55%至75%,而于2024年中国的手机回收率约为37.3%,相较于2020年的17.1%大幅进步。儘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显示中国手机回收行业具发展及市场增长潜力。
智能手机的使用週期较长。手机是最常用的消费者电子装置,在中国内地人民日常生活中担当重要角色。小米及华为等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商在产品型号的开发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及电源寿命。随著锂电池技术的进步,预计二手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周转率将在预测期内提升。延长智能手机的生命周期将导致二手手机的质量及状况的整体提升,将令买方端对二手手机的接受程度上升,从而推动市场需求增长。因此,预计中国手机回收市场在未来期间经历快速增长。二手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的收入增加。
AI智能手机升级需求。近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已开始在智能手机领域扎根。AI驱动装置预期将成为智能手机时代后的下一阶段。由于消费者寻求最新的AI功能及表现,预期该趋势将导致现有手机更新及替换为全新AI智能手机。因此,手机回收市场预期受到AI手机推出及对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的供应增加推动,从而促进业务增长。
发展趋势
回收服务提供商的发展。自2020年至2024年,大部分二手手机由中国内地的商户经线下渠道进行回收,且预计服务提供商公司回收的手机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在预测期间将成为主要市场发展趋势,此乃由于互联网基建发展迅速及持续扩展在线互联网用户。由于现有回收服务提供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接触潜在客户,并指导客户接触线下商店或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乃至在线移动应用程序的在线装置。
回收服务提供商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评估、检验、定价及数据清除,令手机回收市场内的回收服务提供商更方便供货商及消费者。线上二手消费电子回收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主要影响閒置回收,而主要通过线下渠道进行的以旧换新受影响较小。
与手机新机品牌商深化合作。领先的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将选择与三星、小米等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商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业务模式。例如:就以旧换新而言,回收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新设备,而服务提供商将就每项以旧换新交易收取消费电子品牌商的补贴。以旧换新不仅有助业务伙伴加快销售及营销新设备,并有助回收服务提供商透过该等消费电子品牌商的庞大客户群扩大供应源。